close

U7118P704DT20120626113600

 

「會安」是15世紀到19世紀東南亞保存完好的傳統貿易港,

其建築和街道樣式,受到土洋結合風格的影響,

這種風格也體現在整個遺址的建築中。

「會安」位於越南中部峴港市郊秋盆河北岸,會安江入海口的附近,

距峴港市區約30公里,曾是歷史上著名的東方大港。

「會安」古鎮內除大部分為中國式的建築外,

還有為數不少的法式古典建築和庭院式建築群,

這些法式建築大多數外形漂亮、美觀、線條優美,

外牆則裝飾著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人物塑像,頗具藝術價值。

鎮內還有不少有越南民族特色的美麗建築。

「會安」是一處著名的文化色彩濃鬱的國際商業港,

是一處保存極其完好的亞洲傳統貿易港的典範。

 

images (4)

 

「會安「作為一個海港城市,迄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歷史了。

古代「會安港」的發展,共經歷了形成、發展、全盛、衰落等四個階段。

其中,發展與全盛階段是「會安港」最為燦爛輝煌的時期。

在長達一千多年的形成與發展時期裡,

來自中國、日本、東南亞及南亞各國的商船,

都曾在「會安港」進行貿易交流,

「會安港」曾名列當時東方幾個大港的前茅。

同時,該港還是古代「占婆國」使節前往中國進行朝拜的啟航港。

從西元15世紀起,荷蘭、葡萄牙、英國,

以及法國等西方國家先後在「會安港」設立商站。

各國商船經常出入會安港口,

其中,尤以中國的商船最多,有時竟可多達上百艘。

中國商船帶來的商品有錦緞、紙張、毛筆、銅器、瓷器。

和陶器、銀器、金幣、銀錠、鋁、鉛、硫磺,

而從「會安」則購回胡椒、糖、木材、香料、魚翅、燕窩、犀牛角,

以及象牙、黃金、蠶絲等當地土特產。

後來,隨著商品貿易規模的不斷擴大,

許多中國商人就在會安購買地皮,建築房屋,

作為銷售商品和收購貨物的場所。

 

images (2)

 

「會安」是最早出現旅越華僑的城市,

在「會安」古鎮中,中國式的建築物到處可見,而且保存得很完整。

既沒有遭到戰爭的破壞,也沒有因為修建高樓大廈而拆遷。

城裡有完整的華人聚居的街道,亦稱唐人街。

唐人街裡建有觀音廟、關帝廟等中國式的廟宇。

其中最突出的是福建會館、廣肇會館、潮州會館,

和瓊府會館、客家會館和五幫會館。

這些會館建築雄偉壯觀、雕樑畫棟、金碧輝煌,古色古香。

「會安」古鎮裡的街道和各民族風格的建築物頗具特色,

這些建築一般都是由參差不齊的山牆、彩色鴛鴦的瓦蓋頂,

以及用硬木做成的柱椽、門扇建成的房屋組成的深宅大院,

而且大多前門通街道,後門邊河岸停泊碼頭。

這些建築都是紅牆綠瓦,在竹叢和熱帶闊葉樹的掩映下,

這座千年古城裝扮得絢麗多姿。

 

images (6)

 

由於「會安」古鎮內遍佈著中式和日本式的建築,且保存完整,

既沒遭到戰火的破壞,也沒有因修建高樓大廈而拆過。

現今完好保存下來的古建築、古街道,

充分呈現了中國、日本和越南文化與建築風格之間的融合。

街道的佈局、建築的式樣,既展現了中華建築的古樸和優雅,

又融入了當地人的自然審美觀和生活情趣。

遊客在這裡既能欣賞到古老的文化傳統,又能感受到濃郁的地域氣息。

「會安「古鎮已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這裡儘管有著許多遊客參觀,但會安還算是一個非常保守的城鎮。

 

和中國的麗江古城一樣,「會安」古鎮內也是沒有機動車的。

在這裡可以租一輛自行車,或者以徒步的方式,慢慢地在古城閒逛。

累了就隨便找個古宅坐下,喝杯茶或咖啡。

據說古時中國人到越南除了海防之外,第一個立足點就是「會安」,

現在越南的華人,很多都是從「會安」遷開的。

 

images

 

因此在會安,中國式的建築到處可見,而且保存得很完整。

其中有名的日本橋,其建築特色就是一座橋寺合一的廊橋,

最初是日本人建的,後來在明朝時期由中國人重建,並立碑為證。

日本橋原本是提供給人遮風擋雨用的。

中央還有受供奉石雕佛像的寺廟,為明朝時明社所建,

香煙繚繞,風格古樸,偶爾還會有低沉的鐘聲。

橋體非常結實,很能夠防震,幾百年來雖然經過翻修,橋體基本保持原樣。

橋端有石猴,石犬,所以又名石猴橋,華僑們又叫它“馬騮橋”。

在橋上有匾,上書“遠來橋”,並有書“安乘”、“利涉”等漢字。 

 

此外「會安」還有中國式的建築,如觀音廟、關帝廟等中國式的廟宇。

最突出的是福建會館、廣肇會館、潮州會館、瓊府會館和中華會館,

這些會館建築雄偉壯麗,金碧輝煌,

各會館裡分別供奉著媽祖、關公、伏波將軍等諸神,終年香煙繚繞。

這種中越文化的交融,散發出獨特的韻味和魅力,

因此才被聯合國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有趣的是這裡雖然餐館、特產店林立,

但多數居民的生活步調依舊緩慢,似乎還停留在一百年前。

 

images (8)

 

可以這樣說,「會安」是一個很有味道的古鎮,

傍晚時分,吹的風是柔和且清爽的,將白天的燥熱一掃而光。

此時行走於古城之間,或明或暗的燈光,

透過各色的燈籠折射出朦朧的美,把這座古城裝點得更加迷人而富有生機。

常有人將越南的會安比做中國的麗江

麗江曾經是茶馬古道上的重要樞紐,

而會安也曾經是東南亞海運線路中的著名港口,

兩者還都是“世界文化遺產”。

 

如今,這兩座古城在歷史的巨變中,

依然保留著曾經的古拙和節奏,

傳統文化和民風民情得以獲得最大限度地繼承。

舊房子是構成「會安」古鎮最有韻致的時光,

除了老房子多之外,“奧黛”多,燈籠多,也是「會安」的一大特色。

小街中的燈籠店(作坊)比賣“奧黛”的服裝店好像還多。

在「會安」古街上,商店門口的燈籠掛得滿滿的,

五顏六色、造型各異,沒有點燈時就已經非常靚麗。

「會安」的燈籠都是手工製作,古樸自然,有木做的,有竹編的。

不像中國式的燈籠是紙糊的,「會安」的燈籠外面是彩綢的。

「會安」的燈籠除了有工藝品的觀賞價值外,還有實用價值。

 

images (1)

 

在「會安」,每到傍晚時分,

許多人家和店鋪外懸掛的燈籠,都會逐漸的亮了起來,

特別是靠近河岸的那一帶,亭臺樓閣,青苔老瓦,燈影綽綽,

讓人仿佛置身從前江南的水鄉,又恍惚到了麗江的四方街。

農曆每月的十四和十五號的月圓之夜,是會安的“懷舊日”。

這一天全城將會統一停電,家家戶戶穿上古裝、掛燈籠,

居民和遊客一起回到了從前那個沒有電燈,

更是沒有汽車,日落而息的農耕年代。

大的小的、圓的尖的、橄欖形狀的……屋裡屋外,

會安古城成了燈籠的世界。

燈籠燃紅了街道,也燃起了屬於心底最快樂的記憶。

 

 

images (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ne19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