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前國王”諾羅敦·西哈努克(Norodom Sihanouk)”。
於2012年10月份的凌晨在北京逝世,享年89歲。
“西哈努克”國王作為柬埔寨的標誌性人物長達60多年,
其對於該國政治環境的適應技巧,
使他在世界上成為這個動亂的小國(柬埔寨)的象徵。
在過去多年裡, 這位前國王一直疾病纏身,
並定期的前往中國接受治療。
早在1941年,在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擔任總統時,
“西哈努克”就被加冕為國王。
在接下來的六十多年裡,他一直維持着某種形式的權力。
他曾是一位國王、並擔任過首相、共產主義革命的傀儡,
流亡領袖、最後再次成為國王,直到2004年退位。
他將王位傳與他其中的一個兒子:
“諾羅敦·西哈莫尼(Norodom Sihamoni)”,
他就成為前國王,也被稱為”太王”。
“西努哈克”艱難度過了殖民戰爭時期,
以及紅色高棉(Khmer Rouge)時期,
和充斥着陰謀的冷戰時期。
然而,他的晚年卻始終以憂鬱的表情作為其個人的標誌,
常常抱怨他自己稱之為“我可憐的國家”的貧窮和備受欺凌。
他時而充滿魅力,時而冷酷無情。
他的政治機敏令世界上其他領導人讚嘆不已,
從而提升了柬埔寨這個東南亞小國的國際聲望。
1953年,他利用外交斡旋和內部壓制,智勝了國內對手,
從法國殖民統治者手中贏得了柬埔寨的獨立,
而沒有像鄰國越南那樣訴諸於戰爭。
20世紀60年代,他帶領柬埔寨踏上現代化之路,
他尤其注重推進現代教育體制。
然而,他的佛教社會主義議程收效甚微,
還導致經濟發展的停滯。
越南戰爭(Vietnam War)威脅到該地區的時候,
他試圖將柬埔寨打造成一個中立國,
既不站在共產主義者一邊,也不站在美國一邊。
然而,當越南共產黨開始利用”西哈努克市(Sihanoukville)”,
和柬埔寨東部邊境的胡志明小道(Ho Chi Minh Trail)運送武器裝備時,
他開始採取行動,修復和美國的關係。
1969年,”尼克森(Nixon)”政府對柬埔寨邊境地區,
實施了秘密轟炸行動,他故意視而不見。
然而,這種做法只是讓他的國家變得更加動蕩,
進而導致次年的政變,他因此被迫下台。
“西哈努克”國王確信是美國支持了政變,推翻了他,
於是,他在中國庇護者的敦促下,和紅色高棉政權結盟,
使得柬埔寨共產黨得以利用他的聲望和巨大的民望。
柬共於1975年取得勝利,
殘忍無情的波爾布特(Pol Pot)因而上台掌權。
波爾布特掌權的第一年,西哈努克國王出任傀儡總統,
直到後來被軟禁,終日鬱郁。
在之後的四年里,紅色高棉的統治使170萬人喪生,
幾乎毀了整個國家。
終其一生,
西哈努克因為自己政治上的這種朝秦暮楚而飽受世人批評。
但他辦稱說,他所遵循的唯一政治路線就是:
“捍衛民族獨立、領土完整和國家與人民的尊嚴。”
實際上,他往往在中國的支持下,
巧妙地擺布大國勢力,藉以自保,也維持國家的獨立。
“在一次採訪中,他披露,自己最害怕的惡夢就是:
被排擠出柬埔寨的政治生活,在寂寞冷清中終老,
像越南末代皇帝”保大(Bao Dai)”一樣。”
(1997年,保大於寂寂無聞之中在巴黎逝世。)
後來,經由聯合國斡旋的一項協議,
終於終結了柬埔寨幾乎長達14年的戰爭。
之後,”西哈努克”國王於1993年以君主身份回歸政壇,
再度成為柬埔寨的為國家元首。
在"西努哈克”人生中最黑暗的時刻,
這位國王也從未失去雍容風範和對精美事物的品味。
作為年輕的統治者和亞洲最古老皇族之一的繼承人,
他曾獲得花花公子的頭銜、美食家的稱謂,
和業餘電影製片人的封號…。
這些稱呼都可稱得得上”實至名歸”。
在和王后莫尼列(Queen Monique)流亡的歲月里,
他出手闊綽地享用香檳早餐和精心製作的法國大餐,
用來招待外交使節和外國官員,以此維繫他的柬埔寨運動。
被削奪了政府公職的那些年,他滿足於國王這種”禮儀性"的地位,
並且依然受到很多農民的擁戴。
當然啦!身為國王,他偶爾也會干預政治。
1993年,他逼迫自己的另一個兒子”諾羅敦·拉那烈”王子,
在贏得戰後第一次民主大選後,
接受妥協,出任政府第一首相,由洪森(Hun Sen)任第二首相,
後來在後者發起的政變中,拉那烈王子被迫下台。
西哈努克在世的最後一段時間裡,
“洪森”成為柬埔寨的實權統治者。
“諾羅敦·西哈努克”於1922年10月31日,
出生於柬埔寨首都金邊。
作為諾羅敦皇族分支中的一位王子,
他並不被認為是真正的王位繼承人。
相反地,他被視作一位敏感、也許孤獨的王子,
有着過人的音樂天分,後來,又對電影情有獨鍾。
他接受的是一流的法國式教育。
一開始,他在金邊上小學,
後來在印度支那殖民地最好的中學,
西貢市(胡志明市)的Chasseloup-Laubat公立中學上學。
1941年,莫尼旺國王去世時,他才18歲,
法國殖民地政府選擇他做了繼任者。
法國當時已經向納粹德國投降,處於”維琪"政權控制之下。
法國擔心其法屬印度支那殖民地會被日本佔領。
而"西哈努克”似乎是最易操縱的候選人,
一位會聽從法國殖民官員指揮的人物。
在最初的三年,”西哈努克”親法的表現,
的確符合法國人的所有預期。
當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席捲亞洲時,
他成了法國殖民統治者的忠誠夥伴。
當時,殖民當局與日本勾結,
希望能抵擋新生的柬埔寨獨立運動。
登上王位初期,”西哈努克”似乎對政府不感興趣。
他把時間花在追逐女性上。
按照祖先的傳統,他擁有好幾位后妃,
她們最終給他生育了至少13個子女。
但是到了1945年3月,日本人行將戰敗時,
他們試圖將法國人從柬埔寨驅逐出去。
此時”西哈努克”國王站出來支持日本人,
宣布柬埔寨成為新的獨立國家。
隨着日本戰敗,”西哈努克”國王,
基本無視越來越多的柬埔寨人想要保持國家獨立的現實,
徑行宣布歡迎法國人回歸。
按照他自己的說法,他直到1951年才重新拾起獨立的旗幟,
用以抵擋民主運動和共產主義運動,
要求結束法國殖民統治的挑戰。
在鄰國越南,共產黨節節勝利,法國的勢力日益衰弱。
“西哈努克”國王利用這個時機,
在1954年召開日內瓦和平會議之前,
即1953年11月,說服法國讓柬埔寨獨立。
日內瓦會議導致了兩個越南的出現。
之後,”西哈努克”國王又走了聰明的一步棋。
他宣布放棄王位,來參加柬埔寨的首次獨立選舉。
通過壓制反對派,以及操縱和依賴仍認為他是”神王”的農民的選票,
他所在的政黨在選舉中大獲全勝,
他開始着手建設一個新柬埔寨。
他的政治演變成了一黨統治,
部分異議人士和對立黨派,
被拉攏進他的人民社會同盟(People’s Socialist Community)。
他在金邊扶持了一個經常出入咖啡館的知識分子上層社會,
而在農村則維持了他認為多少有些田園風情的現狀,
但事實上,那些落後地區的狀態是極度的貧困。
柬埔寨在整個20世紀60年代,
與鄰國形成鮮明的對比。
東鄰越南深陷內戰,
西鄰泰國的現代發展和軍國主義使其面目全非,
而柬埔寨則好像是一片受歡迎的綠洲,
有迷人、仁慈的”西哈努克”親王當專制君主,
他把人民當成忠誠的子女來對待。
但在此同時,他監禁反對者,
有時還將他們處死,或驅逐出境,
值得注意的一位是共產黨領導人沙羅斯·沙爾(Solath Sar),
也就是後來的波爾布特。
這些都導致了不滿情緒的上升,
使他在政治上面臨的反對日益增多,
並最終引發了武裝暴動。
有關”西哈努克”國王的奢侈的故事,
已經成了外交社圈的主要話題,
尤其是在他重操舊愛:音樂和電影之後。
他在自己舉辦的豪華派對上演奏薩克斯給客人聽,
同時也開始了他的電影生涯,最終製作了19部影片。
在這些片子中,他既是導演、製片人,
又是編劇、作曲,還常常飾演男主角。
此時他擔任國家元首的柬埔寨,
正日益受到越南戰爭的影響。
在”西哈努克”國王的默許下,
越南共產黨把柬埔寨當做它的後勤基地。
當越南人的藏身之地逐步擴大後,美國開始秘密轟炸這些地方,
他也只是略微表示了抗議。
儘管柬埔寨國內日益動蕩,
但當1970年被他的表兄弟施里瑪達殿下(Sirik Matak),
和龍諾將軍(Lon Nol)推翻時,他依然措手不及。
在美國的支持下,新政府立即允許美軍從越南入侵柬埔寨。
美國對柬埔寨的入侵,在全世界引發了抗議,
其中包括發生在俄亥俄州肯特州立大學的抗議,
其間國民警衛隊槍殺了四名學生。
被罷黜後的”西哈努克”國王隨即逃往北京。
中國領導人說服了他攜手與波爾布特的紅色高棉合作。
紅色高棉是柬埔寨的共產黨組織,
從20世紀60年代以來一直在尋求推翻他。
儘管”西哈努克”國王對紅色高棉曾窮追不捨,
逮捕其成員、對他們施以酷刑,
但政變策劃者的背叛深深刺痛了他,
使他同意出任抵抗力量的首領。
他的名字和形象出現在了宣傳電影和小冊子里,
幫助共產黨招募到了柬埔寨農民,
也在外交界為其事業贏得了一些體面。
最終,”西哈努克”協助波爾布特掌握了政權。
1975年,紅色高棉取得勝利,
並立即開始了恐怖的統治。
柬埔寨人紛紛接到命令離開他們居住的鄉鎮和城市,
被下放到農村勞動營地和農場。
柬埔寨切斷了與外界的聯繫,社會被毀,
所有宗教和職業都被宣布為非法。
知識分子、僧侶以及所有被視為政治敵人的人,都被殺死。
數萬人死於可治癒的疾病、過度勞累或飢餓。
在紅色高棉統治時期的第一年,
“西哈努克”國王在名義上是國家主席。
他說自己一年後就辭職了,
並和夫人莫尼列公主一起被軟禁王宮裡。
1979年,越南入侵柬埔寨,
推翻紅色高棉,救出了”西哈努克”國王。
但他沒有轉而與波爾布特為敵,
反而去聯合國為波爾布特辯護,
說柬埔寨的敵人是越南。
接下來的12年裡,
”西哈努克”國王一直為紅色高棉遮羞,
紅色高棉和其他幾個非共產黨團體,
以民族解放的名義試圖將越南趕出柬埔寨。
美國、中國和東南亞國家聯盟站在了西哈努克國王一邊。
他巧妙地把自己變成了最終談判的關鍵角色。
站在另一邊反對他的是越南、蘇聯和洪森。
洪森當時是越南佔領下成立的柬埔寨政府的領導人。
冷戰結束後,柬埔寨不再受制於大國政治的左右。
1991年,聯合國通過談判結束了那裡的戰爭。
兩年後,柬埔寨舉行了全國大選。
“西哈努克”回到金邊,受到了熱烈的歡迎。
這使他相信自己可以再次成為一位有影響力的國家元首。
然而,柬埔寨的其他政客,
包括他自己的子女,都不想讓他重新掌權。
“諾羅敦·拉那烈”王子領導的政黨贏得了選舉。
洪森領導的政黨得票第二,而紅色高棉則拒絕參加大選。
洪森對失敗很惱怒,他和他的代理人威脅將重燃戰火。
西哈努克國王介入,說服聯合國為洪森設立了第二首相的職位。
此舉有效地削弱了他兒子的勝利。
後來他重返王位,最後當了太上王直到逝世。
儘管感到愧疚,
但他堅稱自己自始至終都超脫於爭執之外,
試圖像鄰國泰國的國王那樣,
扮演一個促進國家統一者的角色。
但大多數時候,”西哈努克”國王,
都站在了其政治繼承人洪森的一邊。
在其餘生裡,西哈努克國王很少離開亞洲。
北京是他最常去的地方,
中國政府在那裡為他保留了一棟別墅。